欢迎光临中纤纤维网|纺织纤维网|中纤网全网营销平台|中纤化纤网|差别化、功能性、新型纤维之家! 收藏中纤纤维网 中纤纤维网地图 中纤纤维网合作 联系中纤纤维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067-1300

0531-8694-8488
当前位置:首页 » 纤维动态 » 到过月球,去过火星,中国纺织为何能够逆势发展,数风流纺织人物,还看今朝!

到过月球,去过火星,中国纺织为何能够逆势发展,数风流纺织人物,还看今朝!

文章出处:中纤纤维网 人气:-发表时间:2022-01-04 10:18:00

        眼看着,2021年就要“到站了”。这一年,你过得怎么样?  这一年,我们依旧被困在疫情里,这一年“延期”成为了高频词,这一年我们已经习惯了通过屏幕触摸彼此,这一年日复一日,保持忙碌,  新冠疫情余波未平、国际变局与技术变量不断叠加演进、商业新生态加速迭代,这些冲击、挑战、问题、压力交织在一起的混沌,把我们带入到一个愈发复杂世界之中。

        然而,当我们开始回望这一年,突然发现:尽管压力重重,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依然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瞬间值得点赞;纺织服装行业运行所表现出来的韧性依然让人欣慰;纺织服装行业创新的边界依然在不断外延...... 202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十个瞬间,有图有真相,让我们回顾那感人的时刻,那催人的时光!!!

        恒力(惠州)产业园1月7日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开工典礼。恒力(惠州)产业园是恒力践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首个项目,也是恒力布局华南地区的首个基地。产业园PTA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落户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采用行业领先的绿色化、智能化PTA生产工艺技术,重点建设500万吨/年PTA装置及辅助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工艺水平高、能源消耗低”等特点。

         这一国家重点实验室自建设以来,紧紧围绕纺织产业链的关键共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要需求,以原创性突破为引领,瞄准行业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重,凝练了纤维结构和性能、纺织品加工新理论与新方法、纺织加工新装备与信息化等三个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承担了一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重大项目;同时,为服务国防和国家重大战略,承担了“天问1号”火星探测器的弹性隔热部件、“织物版”月面国旗等一批军民融合项目。

         随着2020年旗下参控股企业既定新建、扩产项目顺利投产,1月21日,恒逸集团官宣年聚合能力达到1006万吨,率先在全球同行中突破1000万吨大关。“1000万吨”,对于恒逸集团来说,标志着“柱状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涤锦“双纶”产业布局更加完善,市场话语权更加有力。自2001年5月18日在全国民营企业中率先建成首条聚酯熔体直纺生产线20年来,恒逸集团矢志不渝、砥砺奋斗,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改写了中国乃至全球聚酯产业的发展格局。

         国家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国纺织印染行业唯一一个试点示范项目。盛虹集团打造的行业内唯一一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抢占先机,通过IaaS、PaaS、SaaS三层建设及平台功能开发推广,实现对纺织印染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分析与整合,目前入驻平台的企业用户已近2000个,正引领吴江乃至长三角区域纺织产业一次“数字化变革”。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与法兰克福展览(法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巴黎)暨巴黎国际服装服饰采购展(CTAF/Apparel Sourcing Paris)在2021年2月1-5日迎来了Le Showroom采购新模式!采购、艺术和科技三者在古老而又典雅的艺术殿堂The Atelier Richelieu中完美的融合并为到场买家带来了一场久违却又全新的沉浸式采购体验。

        2月3日下午,正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等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把苗绣发扬光大,传统的也是时尚的。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它既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又用产业来扶贫,用产业来振兴乡村,可以作出贡献。”近年来,作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纺织非遗”,在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不断探索新思维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3月18日,由中国纺联环资委主办的纺织行业废纺资源化利用交流会在上海召开,同时正式对外发布了《旧衣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环境效益评价报告》。据中国纺联副会长孙淮滨介绍,“旧衣零抛弃”品牌行动项目,是一个跨多个行业的产业链合作项目;其次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旧衣资源循环利用(与纺织工业体系对接)的闭环模式试点;再次是旧衣“零”抛弃的体现,做到最大比例的利用率,形成多个循环利用,如再生羽绒、聚酯类、棉等;最后对整个循环利用过程进行跟踪,对整个价值链进行评估,为旧衣资源化利用商业模式建立提供借鉴。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安装的首条3.8米高速高杂高效智能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线,在河南立新非织造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次试车成功并顺利投产。该生产线运行速度可达180m/min,年产能超过万吨,技术水平国内首屈一指。该项目的投产,填补了国内高产智能高杂直铺水刺生产线的技术空白,标志着国产非织造布装备制造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促进了非织造行业装备的发展进程。

        吉林化纤集团2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主体项目之一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4月28日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投资21.44亿元,新增12条原丝生产线,2025年12月全部建成投产,可新增产值37亿元。据了解,2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共包括五个项目,分三期建设,计划总投资115.75亿元,新增产值135.65亿元。近十年来,吉林化纤集团立足于“大丝束、高品质、通用化”的碳纤维产品开发定位,坚持产学研用和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聚集技术和资源优势发展碳纤维产业,已经掌握了大丝束碳纤维独有的生产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汽车轻量化等重点领域及部分高端领域。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带领团队研制的“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为着陆过程“魔鬼9分钟”中的姿态调整提供保障,深度助力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继成功研制嫦娥五号月面展示国旗后再次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纺大力量”。

         5月26日,由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共同完成的“再生聚酯纤维高品质纱线高效低耗纺纱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通过研究再生聚酯与其他纤维混纺的精细混合技术,改善纤维混合的均匀度以及混纺比的精确度,进而提高纱线品质;通过研究柔性梳理技术及梳棉间歇吸落棉自控技术,减少了纤维损伤,提高了再生聚酯纤维的梳理质量,降低了能耗;研发了再生聚酯纤维纯纺、混纺的化纤精梳技术,有效去除疵点杂质,提高了纤维梳理伸直程度,实现了高质量纺纱;在细纱工序将赛络纺技术与重定量高效纺纱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再生聚酯纤维纱线的优质高产;研发了专用机械式假捻装置,开发低捻高强纱细纱纺制,解决兼顾纱线柔软度与强力的问题;研发了细纱短车串联集落系统,减少了用工,提高了生产效率。该项目已实现产业化,满足了高端品牌客户对高品质纱线的要求。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 2021 年 6 月 1 日正式启动了“中国时尚品牌气候创新碳中和加速计划”,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和技术机构支持下,推动一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 500 强企业、优先支持 30 家重点品牌企业和 60 家重点制造企业开展气候创新行动,并引导重点产业集群气候创新行动碳中和先行示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9日印发《关于表彰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决定》,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也是64家获奖单位中唯一一家纺织企业。一直以来,魏桥纺织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育,努力抓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对口专业毕业生入职后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养计划;通过自主培训、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员工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弥补职工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短板,帮助职工全面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到艰苦岗位和基层去锻炼,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上、制度上为职工成长成才扫清障碍,为职工成长成才筑就了更广阔的舞台。

          6月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及《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 “纲要及指导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提出了2035年行业的远景目标,即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我国纺织工业要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以此为指引,“纲要及指导意见”给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即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能力;建设高质量的纺织制造体系;畅通内需为战略基点的产业循环;提升国际化发展层次与水平;推动行业时尚发展与品牌建设;推进社会责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内布局提升发展协调性;构建纺织产业安全发展体系。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载人飞船升空。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为保障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设计了系列专用服装,其中,既包括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还有常服、任务训练服、专用服饰等地面任务服装多个种类。从中国人自己的航天服到“鹊桥”卫星的射频天线,从大飞机到登月车,现代纺织技术不断传承、创新与发展,高性能复合纺织材料轻质、高强的新材料对助力航天现代化起着十分关键的支撑作用。

         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29名党员获此殊荣,其中,黄宝妹、马毛姐两位党员来自纺织行业和企业。在此前一天,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张红霞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党支部等多个个人和集体获表彰。

         即发集团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产业化示范线在龙山工业园启动。该产业线投产将为行业提供完整的技术及装备标准规范,使我国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在国际继续保持领先领跑地位。8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即发集团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周海江、杨勋等纺织业代表应邀现场观礼。庆祝大会上的新式仪仗队礼宾服、直升机护旗梯队悬挂的党旗和巨幅标语、数千名合唱队员清新靓丽的队服、会场铺设的环保地毯等,综合体现了纺织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成果。广大纺织人以多种方式参与,致敬建党百年。

        7月23日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身着由北京服装学院设计的中国红礼服登场。北京服装学院继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设计制服、火炬接力制服和残奥会运动员入场式制服之后,再次承担服装设计任务,以服装的形式设计国家形象。

        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领奖服饰则是由安踏精心打造,以白色和红色为主要颜色。安踏这一次专门邀请了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的视觉艺术家叶锦添参与设计,由叶锦添创新性的加入了小立领、一字扣这样可以体现中式特色的元素,这些元素增加在该服饰上,成为了此次“冠军龙服”的最大亮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与科技发展部8月18日发布《“十四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更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和共识,为行业中小企业的创新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和引导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理念成为广泛共识和行动先导,一大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行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入库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以上,力争纺织行业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300家,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30家,国内外主板、科创版上市企业数量30家。

        9月8日,中国建材集团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投产仪式举行。中国建材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自2019年5月启动建设,总占地500亩,总投资20.58亿元。目前已具备满产运行条件,产品性能稳定,品质优异。中国建材在碳纤维研发制造方面深耕了十余年,实现了高端碳纤维成套技术自主可控,荣获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基建等领域。此次中国建材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投产,标志着中国建材在高端碳纤维市场布局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提升了国产碳纤维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将有助于碳纤维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中复神鹰在高原上建设这样大规模的产业化项目,在国际上没有可参考的先例,完全要靠自己研究、设计。该项目实现了更高纺丝速度的产业化生产线设计,将引领国内高性能碳纤维行业技术更上一层楼。

        可穿戴智能纺织品、环境友好纺织品、生物医用纺织品、高端特种智能纺织装备……在全球纺织科技迅猛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现代纺织未来将走向何方?纺织科学与工程面临哪些重大前沿科学问题?10月26日,上海市现代纺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在东华大学揭牌成立。这里将谋求纺织的未来。上海市现代纺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在未来五年的建设周期内,将研究纺织成型制造、纺织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绿色染整技术、智能纺织装备与系统等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形成“突破性的基础研究、前沿性的技术创新、引领性的尖端应用”系列研究成果,推动现代纺织颠覆性科技创新,全面增强我国纺织工业原始创新能力,为建成纺织强国奠定前沿科学基础。

         11月1日,鲁泰纺织与阿里巴巴犀牛智造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手打造的首个智慧工厂正式投产,助力天猫双十一,为新品牌、中小商家提供数智驱动的供应链服务。建成后的鲁泰一期智慧工厂,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时时可见、质检可追溯可分析、生产要素智能运筹,系统自主决策。同时,工厂生产订单可智能对接淘宝天猫商家的需求,实现按需生产,改变过去大批量生产的模式。

        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有四项纺织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二等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分别是“高曲率液面静电纺非织造材料宏量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和“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分别是“固相共混热致聚合物基麻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和“高性能无缝纬编智能装备创制及产业化”。此外,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奖中的纺织行业重大成果,彰显了行业科技创新活力和创新实力。

        11月12日,工信部发布了第三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5家化纤企业获评,分别是: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辽宁胜达环境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

       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加快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5家获评化纤企业在绿色设计创新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对于提升行业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方面具有带头作用。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其中,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教授表示,将以此为激励和新的起点,继续钻研和拓新“现代纺织、超纺织、大纺织和未来纺织”,努力为立德树人和科学报国多作贡献。徐卫林长期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取得了突出成果。


         中国纺织行业规模大、痛点多、链条长,发展工业互联网、以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升级显得尤为急迫。雅戈尔集团、艾莱依集团、恒申集团、新凤鸣集团等企业利用5G技术,开展了生产单元模拟、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企业协同合作等典型场景的实践,极大提高了行业的数字化水平。这次工信部公布的重点行业实践中,列出雅戈尔、艾莱依、恒申、新凤鸣作为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12月2日,2021中国质量协会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揭晓了备受瞩目的第十九届“全国质量奖”,14年如一日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持续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红豆集团,与娃哈哈、伊利、五粮液等企业一起摘得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本届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在2021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数字孪生装备”项目荣获了“智能制造装备”赛道一等奖,“化纤长丝丝饼作业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项目荣获了“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赛道二等奖;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流程智能化棉纺成套装备及系统”项目荣获了“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赛道二等奖。

        2021年度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授奖名单12月13日正式发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在推动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促进纺织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单位给予奖励。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选)委员会评审(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决定授予“多级结构纤维集合体柔性压力传感材料与器件制造关键技术”等2项成果中国纺联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高活性PTA 氧化催化剂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等3项成果中国纺联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数字化全成形经编装备及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等13项成果中国纺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智能化高产高质清梳联”等54项成果中国纺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丁彬等4位科技工作者中国纺联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决定,授予《时尚北京》杂志编辑部等100个单位“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称号,授予罗书娟等322名同志、追授楼宝良等2名同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授予魏拥军等24名同志“全国纺织工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在贺词中,总书记谈到,从年头到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总书记还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孙瑞哲会长,也发表了--推动稳中求进接续奋斗征程的讲话,他讲到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两个百年目标成功接续,“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成功举办,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一条跳出历史周期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科学道路。党的领导为我们行业把握历史主动、顺应时代潮流提供了重要遵循,是我们应对挑战、赢得未来的信心所在、勇气所在、力量所在。


2021年是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持续交织演进的一年,波澜起伏、峰回路转。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地缘政治的冲突、创新对传统的冲撞之下,全球范围内,规则之变、要素之变、范式之变环环相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压力重重。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从逻辑到现实深刻调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的企业在分化中进化,市场在规则中规范,行业在变局中开局。

如果用一种线条来勾勒行业这一年,应该是波折向上。尽管面临着疫情反复、大国博弈的深刻影响,尽管承受着原料价格波动、货运价格高涨以及部分地区限电限产等现实压力,纺织行业率先恢复生产,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截至2021年11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产业链绝大部分环节实现正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6262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2335.8亿元,同比增长30.8%;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2852.8亿美元,同比增长7.7%,又创历史最好水平。

如果用一种神韵来点画行业这一年,应该是昂扬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风之下,行业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同频共振,文化自信正在转化为产业自信。2021年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提出了2035年行业的远景目标,即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中国纺织工业要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从新华社“这就是中国纺织”专题报道到全社会对“新疆棉”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从河南暴雨中的鸿星尔克到奥运经济下的安踏,一个个高光时刻,是行业价值在社会层面的重新认知与认可。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涉纺企业至少有9家。不论是波司登等传统品牌还是Beaster、bosie等新锐品牌,在“平替”消费趋势的背后,是产业的觉醒与崛起。

如果用一种色彩来填涂行业这一年,应该是绿意葱茏。绿色春潮全球涌动。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从生产到消费、从理念到规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纺织行业将绿色发展作为产业定位和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既充满热情,积极主动、系统推进,又理性客观,实事求是、稳步推进。行业发布了《纺织行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框架方案》,启动了“30·60中国时尚品牌气候创新碳中和加速计划”。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志坚者,能攀不可攀之山,于高处见无限风光;力恒者,可渡不可渡之河,在彼岸见开阔坦途。回首2021年的挫折与考验,行业这幅锦绣画卷上的每一笔出彩描画都体现着一种坚定、一种意志、一种抉择。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事业成功的核心力量,是克服危难的根本依靠。只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跟党走,才能保证事业的正确与成功。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不动摇。人民至上是做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有坚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充分发挥行业民生产业的作用,事业发展才能获得坚实根基。

我们坚持中国道路不动摇。植根中华大地、立足内需战略基点,整合全球优势资源,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只有从广阔的市场、深厚的底蕴、开放的交流中汲取力量,我们才能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定力。

我们坚持开拓创新不动摇。创新是产业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敢为天下先,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推动根本性、关键性创新,才能把握主动、实现自强。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2022年是新的开始与出发。让我们担当历史使命、以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

一是坚持稳中有进,夯实产业根基,提升定力与活力

巩固制造环节的核心地位,是国家发展大计、行业发展基石,必须不断强化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要提升产业制造基础能力,推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安全化转型升级。要做精主业、做强实业,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加快培育“链主”企业、龙头企业。要完善大中小融通、上下游协同的产业生态,引导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集聚。

二是坚持长期主义,面向产业未来,聚焦科技与绿色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产业内生动力,是行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市场活力的必选项。要聚焦硬核创新、自主可控,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能力。要强化基础研究和“从0到1”的创新,提升共性基础技术供给。要优化行业创新生态,依据发展阶段、产业特征选择适宜路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坚决不搞运动式“减碳”,引导行业生产和消费领域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三是坚持系统推进,完善市场格局,协同内需与外需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培育行业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形成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要加快推进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新模式新业态规范发展,深耕县域、农村等下沉市场,融入奥运经济、冰雪经济。要引导与顺应国潮消费新趋势,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产能合作,改善进出口结构,推进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巩固传统优势,开拓新兴市场,充分整合优质国际资源。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四是坚持发展导向,推进共同富裕,服务就业与民生

行业要增进民生福祉,既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又满足人民消费升级诉求。要兜住民生底线,与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协同推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将产业的生态多元性转化为对就业更大容纳力。要提升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打造产业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将产业发展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以产业集群建设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旧岁已成千重锦,来年再添锦绣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画卷正在舒展开来。我们处在时代发展的潮头,站在历史正确的一面。征程漫漫,波澜壮阔,信心满满,整装待发。让我们风雨兼程、只争朝夕,以行业更高质量的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和独立的纺织服装工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同时也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纺织服装中间品市场和零售市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纺织工业与大量国际品牌商、采购商形成了互利共赢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去年以来的新冠疫情,中国纺织产业凭借产业链配套、高效和产能优势以及产业工人的不辞辛苦,为全球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美方不应过河拆桥。同时,零售额居世界首位的中国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也向国际品牌完全开放。我们坚信,中国纺织产业必将团结一致,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维护好中国纺织全产业链的产业安全和正当权益,实现中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进口宝融媒体中心团队  责任编辑:第一时间
部分来源:央视新闻、中国纺织报、中国纺织、纺织服装周刊、
网络等,由进口宝融媒体中心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系转载,仅为交流学习,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发请标明出处。如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此文关键字:莫代尔纤维,铜氨纤维,抗菌纤维,珍珠纤维,竹炭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