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纤纤维网|纺织纤维网|中纤网全网营销平台|中纤化纤网|差别化、功能性、新型纤维之家! 收藏中纤纤维网 中纤纤维网地图 中纤纤维网合作 联系中纤纤维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067-1300

0531-8694-8488
当前位置:首页 » 纤维动态 » 壳聚糖纤维新产品量产上市 砥砺十年“智造蓝色梦想”

壳聚糖纤维新产品量产上市 砥砺十年“智造蓝色梦想”

文章出处:中国纤维网 人气:-发表时间:2017-11-16 16:54:00


     


11月14-15日,由山东华兴集团·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呵护人类健康·智造蓝色梦想”壳聚糖纤维医卫护理技术应用论坛暨海斯摩尔医卫制品项目新品发布会在山东泰安隆重举行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工程院、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过程所、中国造纸协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泰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阳县人民政府等单位的专家领导以及来自壳聚糖纤维生产、装备制造,壳聚糖纤维医卫护理技术应用全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不与粮棉争土地 不与石油争资源


山东华兴集团·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华兴集团是一家拥有30年发展历史的纺织企业,面对众多传统行业日渐衰微的境况,企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新材料研发中,以“不与粮棉争土地、不与石油争资源”为前提,十年磨一剑从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纯壳聚糖纤维新材料,研发工艺获得美、日、韩三国专利、国内专利120余项。新材料因其抗菌的特性不仅被应用于“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内饰在医卫健康领域更打开了广阔市场。由纯棉纺企业到新材料领域,再向医卫大健康产业跨越,山东华兴纺织集团走出了一条纺织业的“蓝色之路”。

跳出纺织做纺织 十年完成三级跳


走进华兴集团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技馆,入口处“不与粮棉争土地、不与石油争资源”标语十分醒目。“海斯摩尔从事的是用生物新材料呵护人类健康、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业。”山东华兴纺织集团董事长胡广敏说。

企业转型怕转死,不转型就等死,是当下众多企业家面临的矛盾。棉纺属材料中间环节,向上受棉花制约大,向下染整、制衣环节颇多,许多老纺织企业转向下游做服装品牌,但还在经历着新竞争。此时胡广敏心中已经酝酿“跳出纺织做纺织”的规划。

“我们考察过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最终选择了来源于海洋生物的海斯摩尔。”胡广敏说,2007年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是特难熬的一年,面对劳动力紧缺、行业同质化等问题,他把目光投向了纺织业的源头:研发功能性纤维,把小纤维做成大品牌。



壳聚糖研究在国际上已有200年历史,被称为人体生命“第六要素”,但提取原料是深海鳕蟹壳,且工艺复杂,国际上都难以将其产业化。“我们用了五年时间研究从普通虾蟹壳里提取壳聚糖,并试着研发生产线。”总工程师周家村说,2007年海斯摩尔公司注册,他被胡广敏“挖来”进行壳聚糖提取和产业化研究。从百孔、万孔喷丝板到十五万孔,每一根纤维都包含着团队巨大的付出,2010年,以壳聚糖纤维为核心原料的“航天特种功能布”研发成功,2012年公司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2013年获得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奖。

溶解纺丝液、喷丝、微波干燥……全自动化、2000吨产量的生产线仅需要40多人,却申请专利120余项。“自主研发,别人不可模仿。”胡广敏说,2017年公司上线投资16亿元的医卫用生物质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项目,产品涉及妇幼护理产品和医用辅料,生产环境达到国际医疗GMP万级和10万级标准要求。几年间,公司参与起草壳聚糖纤维混纺针织、GB/T医用壳聚糖纤维等六项国家标准,与海嘉铭、日本丰田、德国利达等70余家企业建立生产合作,与英国Medtrade、台湾明基、安莉芳等120余家企业建立产品开发合作,涉及航天军需、家用纺织、卫生用品等多个行业。

传统纺纱智能改造 新老业务共生共赢


年产纺纱6000吨、占地10万平米的纺织车间,过去需要纺纱工500多名,如今只需75人。在集团智能纺云控制中心的LED大屏20个分区上,每个工序和作业点都被可视化监控,一个工人用pad就能监测自己负责的1万多锭纱线的断头情况,这条智能纺系统大大减少了华兴集团传统纺纱的用工成本。

“从科技创新到互联网+智能制造,传统产业与现代新兴产业互相支持,新老业务才能共生共赢。”胡广敏说,在研发新材料的同时,企业开始对传统纺纱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2015年企业上线智能纺项目开启“云指挥”纺纱时代,目前拥有25万纱锭生产规模。

“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曾在某个生产环节引进国际先进设备,而我们是全线引进并改进,实现了生产工艺特色智能化系统自主开发。”智能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鸣说,生产线全程采用智能数控和传感技术,设备之间和设备与操作者之间进行软联,重点应用了特吕茨勒的T-Data系统、细纱品特单锭检测系统等,实现了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和集中控制。工人可在监控室实时监控并联网调度,各工序之间运输轨道联接,几乎无人操作,达到了国际领先的“熄灯生产,织造不断头”状态。



一条“云指挥”的生产线不仅纺线质量得到了保证,还省去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成本,让越来越多的纺织同行来华兴智能纺车间“取经”。邹平魏桥一家前来学习的棉纺公司工程师说:“华兴刚上智能纺时业内都认为不值当,花这么多钱去研发那系统干啥,但现在市场需求偏弱、人力成本上升,纺织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华兴的动能转换、智能化发展看来走对了。”

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胡广敏一直关注前沿热点。目前中船重工投资2.4亿元帮助集团进行传统纺纱智能化改造,世和基金投资2亿元用于医用生物质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项目建设,海斯摩尔的发展模式不断得到外部认可。

建宝塔型梯队 打造全产业链


“每一步转型都是一次发展理念的更新。”胡广敏说,在转型过程中他始终紧盯纺织行业技术最前沿,先后聘请了中国工程院季国标、蒋士成、姚穆3名院士担任技术顾问,聘请周家村担任总工程师,用事业和发展吸引人才加入科技创新中。目前华兴集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拥有省、市首席技师各2人,引进“两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1人,博士3人,硕士3人,形成了宝塔型人才梯队。



为更好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集团发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基于产业集群的行业联合研发平台优势,不但内部重视技术研发,外部与中科院、中检院、东华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结合,先后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实验室等8个省级科研平台,被命名为国家壳聚糖生物质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举办了中国工程院纯壳聚糖纤维产业化工程化前景专题研讨会、中国纺织行业高峰论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胡广敏认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是生物纺织材料,为此,企业规划了海斯摩尔科技园,决定以新材料为核心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产品开发。千吨级壳聚糖纤维自动化全套系统工程化装备;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微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经德国TUV公司认证达到万级医疗用标准的GMP纺丝车间;全产业链产品开发所需制条、纺纱等后道精深加工设备及染色、织造、成品制作的合作工厂及商业运营机构……从原料提取到纺丝、短纤成条、纺纱、织造、染色、终端产品,海斯摩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只有纤维与产品、品牌创新叠加,才能提升中国纺织业整体水平。”胡广敏说,希望通过产业联盟,形成一个生物材料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真正走出一条纺织业的“蓝色之路”。(李超、张培国、桑蕊)

 




              您是否也想让您的纤维在互联网上的发展更广更快更强大呢互联网+时代,全网营销已变得非常重要。中国纤维网是一家专致于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新型纤维全网营销的综合性服务公司。我们为上游化纤企业提供网络推广服务,同时服务下游纺纱企业,如果您有纤维方面的需求服务或者合作服务,请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400 694 8488


纤维动态       纤维报价        纤维资料

中国纤维网微信订阅号


www.sinofiber.org

此文关键字:莫代尔纤维,铜氨纤维,抗菌纤维,珍珠纤维,竹炭纤维